冷水不再冷明年暑期将成为研学游热

大河报·顶端新闻记者吉小平文图

12月19下午,冷水镇政府能够容纳一百余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因为此时此刻工矿研学旅行基地集中签约暨项目启动仪式正在举行。这样火热的场面,对于距离洛阳市区公里的栾川县冷水镇,实属罕见。

就在签约仪式火热召开时,冷水山坡上依然覆盖着皑皑白雪。冷水镇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乡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因为平均海拔超过米,气候清凉成为了他的标签。除了“冷”,它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钼都小镇”,已探明钼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且在年初再次探明新的大型钼矿田,综合储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一面是工矿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面却是50余年粗放开采给生态环境留下的斑斑伤痕。一直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使冷水原本的绿水青山失去了色彩,也导致乡村旅游、特色农业难以起步,产业结构极度单一。怎样扭转这个局面,成为摆在冷水镇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生态廊道治理前后对比

在这个关键档口,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同志的调研指示精神,则为冷水镇破解难题划定了航线,而栾川县委、县政府更是赋予了冷水镇“两山”理论转化实践基地的历史性定位。在过去几个月内,栾川县成立三大专班,调动凝聚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交通应急等多方合力,指导帮助冷水镇打响了这场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战争。期间,冷水镇共组织动员余人,出动各类机械余台,栽植苗木10.2万株、播撒草籽11.3吨、硬化道路余米、整体修复面积达余亩,更在具体实践中开创了“地企协作、党群联动”治理新模式,使境内大型露采矿山全部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并作为试点乡镇迎接了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三山”整治工作现场观摩会。通过这样的集中攻坚,全力补齐历史欠账和生态短板,也为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做好了准备、打下了根基。

冷水沟村玉皇台渣堆治理前后对比

随着生态环境的优化改善,冷水镇也将发展的视野放在更加长远的未来。12月19下午签约仪式上,冷水镇与社会各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个,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市教育局、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将从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课程开发等不同方面,共同加入到冷水镇工矿研学旅行项目中。而在冷水镇西侧,一座废弃的选矿厂,经过紧密的施工改造,即将在明年6月底前成为一个全新的工矿研学旅行基地,也将成为孩子们向往的研学游“热”门去处。

洛钼集团富川公司上房沟钼矿渣堆治理前后对比

作为产业亟待转型的传统工矿乡镇,在抓好生态修复的同时,冷水镇进一步明确了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思路,并全力推动“产旅融合工程”启动实施,聚力打好三张“牌”,即:研学旅行的“矿”字牌,精品农业的“高”字牌,康养避暑的“冷”字牌。而这“三张牌”也将成为冷水镇乃至栾川县探索传统工矿乡镇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冷水乡村

“我们要将冷水镇打造成为‘研学洛阳,读懂中国’的亮丽名片,也将以此作为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同步开启冷水镇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冷水力量。”栾川县委常委、冷水镇党委书记任庆鹏在签约仪式上说,而这幅图景更承载着冷水镇乃至栾川县全体干群的共同期许。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uanzx.com/lcxxw/155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