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新闻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保存图片水印,并注明文章出处!
“托关系”当第一书记;推广烟叶新品种助群众脱贫;把烟叶看得比命重——
驻村干部叫老郭 驻进群众心窝窝
●上图:郭建友(左2)在和群众交流烟叶收成情况
“栾川县烟草公司对口扶贫秋扒乡白岩寺村,公司副经理郭建友任驻村帮扶第一书记……他用实实在在的帮扶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建议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进行表彰。”日前,栾川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向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发出一封这样的建议函。
是什么,让郭建友赢得群众好评?又是什么,能让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发函建议表彰?……记者来到白岩寺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给出了答案——当驻村干部,他驻进了群众的心窝窝。
当第一书记,老郭是“托了关系”的
●上图:郭建友(右1)手把手教群众烟苗种植技术
在白岩寺村,没人喊郭建友“书记”,也没人叫他“经理”,大家都以“老郭”相称,原因很简单——熟。
年,郭建友来到栾川县烟草公司任副经理,主抓烟叶生产、收购工作。
在栾川,秋扒烟农最多;在秋扒,白岩寺烟农最多。郭建友熟悉秋扒,也熟悉白岩寺。这里的地,这里的烟,这里的人,他门儿清。
去年9月,栾川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郭建友先后找到组织部门和扶贫部门毛遂自荐,希望能到白岩寺村去。
“我在烟草系统工作了30年,来栾川后一直负责烟叶生产。白岩寺种烟的多,我又熟悉,托托群众的关系,让我去吧。我保证,扶一个脱贫一个。”郭建友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转下页)
●上图:白岩寺村的烟田
(接上页)白岩寺村共有户口人,耕地面积亩。村子地势较高,交通不便,没有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滞后,粮食收成好不好,老天爷的脸色是关键。年起,栾川县烟草公司积极引导和扶持白岩寺村群众发展烟叶生产,种植面积从当年的亩发展到到如今的亩,亩产值由元飙升到元。
作为全县烟叶生产的主要负责人,郭建友见证了白岩寺村烟叶生产的起步和发展,选派驻村帮扶第一书记,他是不二人选。就这样,郭建友于去年10月来到白岩村。
“派人精准啊!”白岩寺村党支部书记支岳生听说郭建友要来,打心眼里高兴。
“就冲老郭这股劲儿,俺也要带个头”
●上图:郭建友(左)到地头查看烟苗生长情况
年春,郭建友还不是白岩寺村的第一书记,但在当时,他已经开始着手指导村民种烟致富。
“当时,老郭鼓励贫困户种烟,但遇到了麻烦。”支岳生说,和以往不同,这次是动员大家种植新品种。
在此之前,白岩寺村种植的烟叶大多都是本地的老品种,抗病害能力差,产值也不高。郭建友鼓励村民改种新品种——“秦烟96”,这种烟叶成活率高,产量也很可观。
新品种到底好不好?没种过,谁也不知道,大家心里不免犯嘀咕。
“老郭这人,没得说,但要让烟叶‘改朝换代’,俺这心里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村民王儒说,他和郭建友打了好几年交道,知道他不会坑自己,但烟叶品种改良需要资金,让自己犯了难。
王儒家离村里有两公里,路未修通,还是山路。郭建友数次步行来到王儒家“煽风点火”,还请来了种烟专家给他讲种植技术。最关键的是,他还与上级烟草部门协调,不但“秦烟96”以成本价出售,地膜、农药等物资也以半价供应。
“就冲老郭这股劲儿,俺也要带个头。”王儒说,他和村里的几个老种烟户带头种上了“秦烟96”。
看到有人带头,贫困户刘万营心动了。他主动找到郭建友,也种下20亩烟苗。
刘万营的妻子长年生病,无力干农活,孩子又外出打工,所以,种苗、起垅、摘叶、烘烤都靠他一个人打理。郭建友和秋扒乡烟站的技术员不但悉心指导技术,还抽空帮刘万营干活。到了年底,刘万营家的烟叶成为“免检产品”,7万元票子也被他装进腰包。
年年底,像刘万营这样通过种烟脱贫的村民,在白岩寺村有22户,占当年脱贫户数的七成以上,全村只剩下贫困户10户32口人。
“村民的烟叶比他的命还重要”
●上图:郭建友(后排右1)带领群众拉水浇地
来到白岩寺村的烟田边,一排排绿油油的烟苗映入眼帘,放眼望去,一直延伸到白云萦绕的山间。
“这片苗是4月29日种下的吧,再过一个月,烟叶都能摘了;那一片是王立家的,晚种了一天,这苗明显小点……”郭建友对白岩寺村的烟叶如数家珍。
这长势喜人的烟苗,是用郭建友和村民们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今年春上,在郭建友的鼓动下,又有6户贫困户种上了烟叶。然而,烟苗种上了,天却一直不下雨,郭建友心急火燎。
白岩寺村常年缺水,遇到旱情,地里的水窖蓄不上水,群众要到4公里以外的镇上去拉水。
烟苗,是群众的命根子。郭建友想办法协调来了运水车和水泵,决定从镇上拉水浇地,还与秋扒乡烟站的同事一起垫付了费用。
从镇上拉了水,再送到山上,群众取水再拉到田间,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这期间,郭建友是唯一的调度员,他用手机指挥运水车交替装水送水,联络群众分批接水,保证全天供水不间断,秩序有条不紊。
“地里的苗,就是咱农民心头的肉。我在农村长大,这个我清楚得很。”郭建友说。
郭建友清楚,地里的苗是农民的心头肉。但一些村民并不清楚,郭建友心脏一直不好,去年刚做过手术……
“在老郭心里,村民的烟叶比他的命还重要。”村民王立说。
“苗是金,管是银,看住了就是聚宝盆”
●上图:白岩寺村的一座烟炕
白岩寺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隔出一个里间,一张简陋的单人床和一个老式衣柜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墙上一块约30厘米见方的窗户上透着微弱的光,这就是郭建友的住所。“很安静,能休息,挺好。”郭建友说。
作为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郭建友大部分时间都在白岩寺村的田间地头穿梭。他说,在烟地,自己浑身是劲,这里瞅瞅,那里摸摸,也不觉得累。
“烟叶不比别的作物,苗是金,管是银,看住了就是聚宝盆。”郭建友说,种烟叶是个技术活儿,不能大意,管理得跟上,要为群众负责。
结束采访的时候,郭建友向记者提了个要求——以后来白岩寺耍可以,不要再来采访了。他说,村里还有几户没有脱贫,每一天都很宝贵,一点也不能耽误。“采访我,我得陪着,就不能到烟地去;采访群众,也耽误他们去地里干活,是不是?”郭建友说。
匆匆告别,53岁的郭建友扭身朝烟田的方向走去。
●更多扶贫攻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