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栾川雪绒花荐读

总第期

  《河南思客》最近几年组织作家团队采风栾川,作为栾川人,皆因工作缘故没能陪同当当向导,介绍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为大家下笔提供一些原始的素材,深感遗憾。

  栾川,位于河南西南部,地理位置相当重庆之于中国。拥趸伏牛山,被尧栾、洛栾、栾卢高速连结二广、宁洛、沪陕、连霍等主干高速而变得四通八达,郑州、武汉、西安三个省会城市围拱。   你从四面八方乘高铁到洛阳后,可先行就地探古寻幽,打开历史的尘封。游十三朝古都,追唐风汉韵,溯中华文化。徜徉伊水之畔,漫步洛水之滨,泛起“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幽思,漫抚龙门石窟佛像的宁静、神秘,信步白马寺。

  然后带着历史的厚重沉甸,驱车蜿蜒洛栾高速画廊,过嵩山,临高桥,跨峡谷,穿隧道,忽而身置谷口高空,忽而闪入半山云海,风雾起处,随着汽车的移动,一幅幅清新纯净的画帧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把你从历史的缠绕中,转轨到山清水秀的空灵。   到达栾川县城,安住宾馆,放下行囊,敞开你的心扉,去触摸这个精致小县吧。

栾川的话

  你知道“喝摊儿”“抓”的意思吗?这是我们当地人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喝汤没(吃饭了吗)、干啥的意思,汤念“摊儿”,正确的发音是下颚稍外伸上包,才能发出那个地方味,外地人听着费劲,栾川人觉得亲切。

  “抓”把治啥的声、韵母短促连读了,彰显栾川人的利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栾川人说话特点明显,首显短促有力、中气十足。平常话语,响亮如爆竹,惊叹挂嘴边,如哦哟,哦字重读拖长上翘,哟韵拐弯:哦——哟!   二在声、韵母混读ZH读Z、U读OU,如纸念子、兔念透、四念叟、常念shang等。

  三在特定词句,如死头是倔犟、顽固的意思,丝(死)跟着是一起的意思等,语汇丰富,我们听着舒服、顺溜、亲切,成了栾川人的名片。少小离家,乡音难改,我在郑州工作几十年了,仍顽固地守着家乡口音,名副其实的“死头”。   栾川话特别,介于郑州话和豫西话之间,发音、意思自成小的体系,体现了栾川人骨子里的执着坚定,甚至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性格基因。异乡它域的栾川人听到栾川话倍感亲近,是建立好朋友关系的通关密码,外地人要想成为“熟练”栾川人还真不容易。

栾川的吃

  栾川县城精致,素称“小香港”。

  伊水穿城而过,平添几分灵动,加上江淮气候,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所以清新自然。乡村多丛林掩映,鸡犬相闻。白天,人们穿梭伊河两岸,忙于生计,晚上县城灯火璀璨,大街小巷、休闲广场、河上彩桥,人流熙攘。   下班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徜徉街上,找一小吃店,围桌而坐,点上主食,先来几道当地野菜、几瓶啤酒或冷饮,便宜实惠,边吃边聊,夜阑而归。或涌向山沟风景区,溪水潺潺,修竹夹岸,农家山庄人声鼎沸,热闹而不喧噪,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聚三五好友,河蟹河虾、鲜笋野菜、菇蘑山珍敞开了吃,蓝天明月,星空深邃,风起竹树鸣沙,谈尽天南地北之事,道完家常里短之情,颇有竹林聚贤的意境。   善饮者,尽可煮酒释兴,面对山谷的空寂,足以容下任何胸怀,除祛烦恼的缠绕,复归心灵的空瓶。有时细雨阵阵,仿通人性,徐而不疾,沾湿不透,恰到好处,润物润人。

  乡下的傍晚,阵阵淡蓝色炊烟袅袅升起,消散于林间,女主人挖一碗玉米糁、小米、土豆红薯、杂豆,放进铁锅里,烧开搅拌,细火慢熬,过了一个多小时,一锅香喷喷、稠乎乎、软糯糯的杂粮粥就好了,拽一把地里的鲜菜,配上自酵的手工馒头,营养丰富,可口养人。北方人健硕的体格应该来源于此。   曾经邀请一个老厅长在栾川小住,白天随性转转,甚是惬意。路过一个村庄,他停下来盘腿而坐,和老农唠叨家常,亲如家人,问收成、经济、天气、庄稼、孩子务工,聊得热火朝天。忽然他问有没有馒头,老农说有啊,赶紧拿了几个出来。老厅长手掰慢嚼,吃得十分香甜。回到郑州,他告诉我说:“淑莹,谢谢你的美意,让我回到了年轻时在基层工作的时光,回到了在农村老家和老兄弟们一起的日子,我再次感受到了自然的回归,如果身体允许,明年你还陪我来。”可是,老厅长的愿望我再也没有帮他实现……   还有庙子徐家牛肉汤,离县城5公里,两口子开的,正宗的当地牛肉,清水整块煮熟,把肉切成薄片加葱姜爆炒,天然出味,加原汤煮沸,不加任何调料,筋道耐嚼,味醇不膻。泡上烧饼、方便面,加一坨牛油辣椒,真的人间美味。因为童叟无欺,味道好,宾客盈门,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花上几十元,吃得富足酣畅。我们每次回家,都要特意留着肚子,绕道赶到那店。时间长了,女店主总是特意多加点肉,让我很感动家乡人的纯朴。现在很少回去了,可那鲜美纯正的牛肉汤仍让我垂涎不已。   很多人知道栾川豆腐,但不知道还有豆腐宴。那豆腐是用本地蛋白豆磨浆,地锅烧开,点卤成脑,压水成腐,洁白如雪。巧手的厨师,或炸或烩、肉馅豆腐饺等,能弄出20多个花色品种,豆香浓郁,唇齿留香,入口难忘。

栾川的景

  栾川只有30多万人,却重得伏牛山之厚。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春到于此,漫山绿润,山花遍野,杏桃李花灼灼。夏到于此,满眼郁郁葱葱,山峦叠嶂,天然画卷,处处皆景。秋到于此,层林尽染,到处梨栗苹果、山楂核桃,美不胜收。冬到于此,银雪被山,银装素裹,虽无原驰蜡象的苍莽,却别有洞天。

  如果我们非要人为论序排次的话,似乎对栾川山水有失公允,因为这里到处是景。

  栾川圣境,首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老君山。李耳道法自然,自是山水大师,选就归隐修炼,固是登顶之作,终成一统。后自此骑牛西行布道,落函谷,广惠黎民,受者亿万。伏牛山主峰鸡尖山就坐落在这里。或山道步攀,或索道登顶,但见庙宇庄严,香火旺盛,信众芸芸。转道鸡尖山,居高临下,群山莾莾,近收眼底,拂远无及。多白雾缭绕,或浓如奶色,包裹岱山,或淡如白纱,恰露山体峥嵘。风起时,雾跃山脊,倾泄而下,流动不止,山雾交融,岱白相错,伫立不前,叹为观止,顿欲留此成仙,不愿离去。   此山蕴道教之正义,育栾川内秀之文化。   栾川圣境,尤在广布。“北国第一洞”鸡冠洞,深幽曲折,亿年沉淀,钟乳矗立,碳笋成林,百态千姿,飞鸟惊蛇,栩栩如生。龙峪湾、重渡沟、抱犊寨、大南沟、王府竹海……各有所美,任君选游。   栾川圣境,重在天生自然。伏牛叠嶂,可任君远足,放浪形骸似济公而不拘囿,伊源纯粹,可任君濯涤,寄情其间如霞客而不随。山水交汇,集乐山仁水之大成……

栾川的人

  栾川人耿直朴素,真者交义,得其心者,必诚真以待,向不为诳为诈。

  近几年来,城乡变化日新月异,是为勤奋苦斗之果,折桂国家级卫生县城,良性营商法政环境,旅游飞速发展,大企业进得来留得住,百姓生活日臻改善。每每短归故里,目及亲感,至为欣慰。   今《河南思客》为桥,文友书家聚贤,盛世文兴,竹林之下,高木证闻。必以实妙文锋绘图圈要,更以敏锐思理建言献策,广联九州,结庐四海,共兴我故乡,同振大栾川。

本篇审稿吴天敏

组版王睿鹏实习生赵梦琦

作者简介

  雪绒花,原名常淑莹,医院心理医学科、国际医疗中心心理咨询师。

  《河南思客》签约作家。

本文作者雪绒花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胡建武 庄凤娟 李智信

      张红阳 张广杰 杨政民

总策划 吕佩义

出品人 杨海燕

初心

思想,影响人生

文字,抚摸心灵

战略合作

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兰考县裕桐中学

河南省鸡冠洞风景名胜区

友情支持

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声明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uanzx.com/lcxly/101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