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今日讲述栾川乡樊营村宋长杰的致富故事
作者:李莎
宋长杰我有手,我有手艺,靠着双手挣钱养家,这是最大的财富。
“幸福钥匙”双手配
在县城文化路上,有个不起眼的小摊儿。大多数时候,摊位的主人总是坐着小板凳,向前探着身,低着头忙碌在机器前,神情专注,动作利索。
小摊的主人叫宋长杰,今年52岁,家住栾川乡樊营社区。家中有耄耋之年的老父,有语言障碍的妻子和上学的儿子,宋长杰肩头扛着养活一家老小的责任,日子过得不容易。年,宋长杰家成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宋长杰正在专心配钥匙
配好钥匙,宋长杰拿起来比对检查
“年轻时,右腿风湿落下了残疾,走路也吃力,干不了重活。”宋长杰选择修鞋、配钥匙这一行。
选择了这一行,可宋长杰没技术,只得去“偷师”。一连几个月,宋长杰到别家配钥匙的摊位前看过程、学手法、记细节,然后自己摸索着来。摸索着学了技术,攒了钱买来机器,宋长杰开始了“实战”。谁曾想,这一行,他一干就是三十年。
“配钥匙其实也不难,但一定要用心、细心、耐心。”宋长杰说。
说着容易做着难。刚开始的时候,宋长杰配出的钥匙时常打不开锁,损失了成本不说,也使他很受挫。为此,宋长杰没少练手艺,一遍一遍地练,直到钥匙与锁完全吻合才满意。
后来,宋长杰又添了补鞋摊,修修补补的零活,虽挣得不多,也算是多了份收入。
宋长杰正在自己的摊位上修鞋
“配一把钥匙,1到15块钱不等,修一双鞋,最多也就5块钱。”生意好时,宋长杰一天配出来30把钥匙,挣来块钱;生意不好时,也就挣个20多块钱。
从樊营社区到文化路的摊位,骑摩托车来回得用40分钟。宋长杰早上不到八点就出摊,晚上7点再收摊。为了节省时间,宋长杰中午不回家,就在附近一间几平米的小屋里自己简单地做点饭。
露天的小摊,最怕下雨。遇到又急又猛的雷阵雨,宋长杰不是想着自己避雨,而是第一时间去“保护”配钥匙机和补鞋机。在下雪的冬天,路面有积雪和结冰,宋长杰已经记不清来回的路上,自己摔了多少跤,受了多少罪。即使这样,宋长杰从没放弃小摊子,一直坚持着。
宋长杰的小摊位
“我这些年换了两台配钥匙机、用坏了五台补鞋机。”宋长杰笑着说。
如今,宋长杰最快几秒钟就能配好一把钥匙,就是工艺复杂的钥匙也只需十来分钟就能配好。
去年8月,宋长杰的儿子宋利民毕业回乡,出乎意料的是儿子选择了创业,而项目就是配钥匙。
“我爸配的是传统的门钥匙,我配的是电子的车钥匙,他的钥匙开家门,我的钥匙开车门。”宋利民说。
用申请的三万元贴息贷款,配钥匙小店开张了,家里的收入也多了。年,宋长杰家顺利脱了贫。
如今,宋长杰心里踏实了,脱了贫后他一直盘算着攒点钱,也租个像样的门面,继续配钥匙、补鞋修鞋。
“我有手,我有手艺,靠着双手挣钱养家,这是最大的财富。”宋长杰坚定地说。(作者:李莎)
这个致富故事有没有打动您?欢迎留言,盼您点Zan,期待您转发!
3月1日起,多彩栾川及县内其他较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将每日推出一名来自我县各村的勤劳致富明星、并分享他们的脱贫故事,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