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栾川街头卖米线的“诗人李易农”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年新晋会员名单,洛阳共有三名作家入选。分别是栾川的李易农、偃师的董进奎、中石化洛阳炼油厂的吴文奇。
说起我们栾川的李易农,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所耳闻。近两年来,他发表的作品、关于他的报道,时常出现在本地网络上。
关于他的经历,可谓平凡又传奇——从山里娃到武警战士,从退伍军人到保安,之后做过导游、销售员,也摆过地摊、开过小饭馆儿;近几年,每到寒冬腊月,就骑个脚凳三轮车走街串巷卖干米线。
不过,哪怕“身份”怎么变,他的“作家梦”一直没变。
在部队,别人娱乐玩耍时,他读书剪报;别人聊天看电视时,他埋头写作;在开小饭馆时,几乎所有劳作的间隙,他都要随手拿书品读……
这些年,虽然陆陆续续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登了多篇诗作和散文,拿到了可怜巴巴的一点稿酬,但也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埋在他心里的“作家梦”,却一直未曾被现实磨灭。
近几年来,在洛阳及栾川多位文艺爱好者的帮助和鼓励下,李易农逐渐成长——他的作品被《人民日报》、《河南日报》、《诗刊》、《南方文学》等报刊杂志刊登多达千次;年底被邀请到上海大学“首届网络诗人高研班”学习……
从默默无闻的街头小贩“米线哥”到洛阳作协会员、河南作协会员,如今又进入中国作协,一路苦辣酸甜,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坚持梦想,也许很难。不过,万一实现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