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扒古镇全景(王文摄影)
栾川秋扒古镇,山环水抱,形胜之地。在古镇西山,翻过岭脊,有一村落,乡人称“窟沱”(kutuor,第二字发儿化音)。
“窟沱”为方言发音,也是传承久远的古音。洛阳周边很多地方,也有相同发音的地名,文史资料中通常写为“滹沱”,写法虽然不同,但词义大都一致。
关于“滹沱”的词源和涵义,目前考证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河流名称,特指发源于山西省的“滹沱河”,该河流古称虖池(音同“呼驼”),《史记》和《水经注》称“滹沱”。
滹沱河(源自网络)
第二种:守陵人的居住点,民间相传大的陵墓旁边一般会有一个滹沱村,根据洛阳周边几个滹沱村的地理位置,推测滹沱可能是守护陵墓人员的居住点。比如,洛阳周山森林公园脚下的滹沱村,而周山公园本身就是周王陵墓。
洛阳周山(源自网络)
第三种:水边的村寨,在蒙古语中,“滹沱”意思为水边的村寨。历史上,中国北方地区多次受胡人控制,元代受影响更大,“滹沱”为胡语遗存。
另外,还有种说法,认为“滹沱”与宗教(佛教)有关,已难考证。
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滹沱”为古语发音无疑!而更多人倾向于第三种说法,即“滹沱”意为水边的村寨。
秋扒山村(王文摄影)
在栾川,叫“滹沱”的地方有两处,皆在河流附近。秋扒的“大滹沱”和“小滹沱”村都在小河旁边;洛阳周山脚下的滹沱,旁边便是洛河。“滹沱”,意为“水边的村寨”更符合实际,也与蒙古语的意思相符。
然而,今人却将“滹沱”误解,秋扒的大滹沱村和小滹沱村,因不知用何字表述方言,便被音译写为近似的“大松朵”和“小松朵”,让村落失去了古老的记忆。
秋扒山村(王文摄影)
地方方言,是中国历史传承的组成部分。朋友讲到:一个地方的地名不要轻易更改,有些历史文化就是通过方言传承,轻易用普通话解读更改,这块的历史记忆就会被杀死。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古村落、古地名都是我们重要的乡村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心的去呵护和传承这份财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