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分。春天代表生命,代表绿色,代表希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能阻挡春天的脚步。放眼看去,洛阳城里尽是“春消息”。
洛阳,守得云开见“春分”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河洛大地已是一派春光。看那花儿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听那风的耳语,鸟的轻唱,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片生机盎然。
年的春天,注定与众不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河洛儿女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共渡难关。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前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一铿锵之声,让春天的旋律更加昂扬。
截至3月7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1例,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密切接触者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经过艰苦努力,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自3月19日0时起,我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Ⅰ级调整为Ⅱ级。
春天,已然来到我们身边——
春天来到了田野里。在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油菜花中,广大农民抢抓农时,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备播两不误;牡丹大田里一派忙碌景象,在养护工人的精心呵护下,牡丹长势良好,纷纷吐出花蕾。
春天来到了工地上。中信重工积极研发防疫消毒机器人,1月至2月新增生效订货同比增长%;地铁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火热,各项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全市重点民生物资保障和医疗物资生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本地配套企业、涉军涉外企业均已实现应复尽复,科技型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0.4%。
春天来到了人们身边。龙门石窟、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王城公园、老君山等景区景点实现有序开放,“无接触式”旅游服务,让各界宾朋感受到古都洛阳的厚重文化、秀美山川。商场、超市、餐饮店,网上下单、外卖订餐,新消费形式蕴藏着人们对疫情过后的期盼。
疫情终将过去,这个春天也将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回忆。我们致敬每一位抗疫的平凡英雄,也不要吝啬为自己点赞。感谢我们每一个人的同心合力,感谢我们每一个人的坚守坚持。让我们满怀信心,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
春分竖鸡蛋趣味含智慧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度,便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此时,春天已经走过一半了。
在洛阳,春分又被称为“日夜分”。这天,洛阳古人们要举行春社祭祀土地神,民间还流行“竖鸡蛋”的传统习俗。
据《春秋繁露》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到了这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正上方,昼夜时间相差不多,气温渐渐回升。春分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天的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个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它和秋分一样,为南北半球昼夜均分,又为春季之半,故名春分。
春分的物候是:“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就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人们就会听到雷声,并会看到闪电。春分的花信是:“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时节地气含暖,最适合麦苗生长,农谚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麦过春分昼夜忙”。此时麦苗开始返青,就要浇水追肥。“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所以农民非常注重对小麦的养护,同时注意禁止牲畜“啃青”,并安排“看青者”加以保护。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我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曾写过一篇《漫谈二十四节气——草长莺飞话春分》,他写道,在古代,春分是一个祭日神的节日。从周代开始,每到春分这一天,天子就会举行祭日仪式,该习俗一直传承至清代。
在谈到春分时,不能不提到春社。一年有两个社日,分别为春社和秋社。社日要祭祀社神,社神又称土地神。古代,社日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为春社日,春社祭祀土地神以祈祷当年农业生产获得丰收。
送春牛也是这时的习俗。在二开红纸或黄纸上印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画面,即是春牛图。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拿着春牛图到各家各户串门,根据看到的事物说些和春耕有关的吉祥话,语句押韵动听,一直说到主人乐得给钱为止。
为什么春分这一天鸡蛋容易竖起来?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分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另外,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时人体代谢正处于旺盛时期,此时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如烹调寒性食物时,应搭配葱、姜、酒等温性调料。另外,这时的时令蔬菜最值得推荐:鲜嫩的春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功能;豆芽、豆苗、莴苣等,有助于活化人体机能……
出行安全有序,客流量逐步回升
实名验证、人脸识别、检测体温、通过安检、进入候车室……19日早上,洛阳龙门站进站候车的旅客不算多。32岁的值班站长宋家希,正在引导旅客有序进站。
8时10分到岗,8时30分接岗,工作24小时后才能下班;巡视验证口、服务台、检票口、站台、出站口等区域,随机接受旅客问询求助……旅客出行安全有序,离不开宋家希等客运班组数十名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在进站口,记者遇到了准备乘高铁回成都老家的刘先生。刘先生春节前来在洛阳工作定居的儿子家探亲,本打算正月初就返程,却被疫情所阻。“现在疫情得到控制了,我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如果条件允许,下个月再坐高铁来赏牡丹。”刘先生说,洛阳城市很美,他很喜欢在洛阳生活。
年2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宋家希,见证了洛阳迈入高铁时代的难忘时刻。工作至今,他早已习惯了高铁站旅客熙熙攘攘的场景,工作中再忙也不觉得累。疫情发生后,宋家希对洛阳龙门站的客流量变化有了很直观的感受——1月24日(大年三十),发送旅客从前一天的1万余人次降至余人次,之后曾降至不足人次。
“望着空荡荡的候车室,说心里话心里曾有一定落差。”宋家希说,受疫情影响,途经洛阳的一些列车暂时停运,目前洛阳龙门站有97趟高铁列车,每天发送旅客余人次。他期待着客流高峰早日重现,旅客都能平安、快乐出行。
和宋家希一样对疫情有着深刻感受的,还有出租车司机杨师傅。杨师傅的家距离洛阳龙门站不远,他习惯根据高铁车次的到站时间,到出租车上客区域候客。“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城市也在恢复活力,我最近的生意也在好起来。”杨师傅说。
与洛阳龙门站一样恢复活力的还有机场、汽车站等。记者了解到,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洛阳北郊机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与航空公司协调,已逐步恢复昆明—洛阳—大连、洛阳—宁波、洛阳—三亚等多条航线航班。
目前,我市条长途客运班线已恢复50余条。3月19日、20日、21日、22日我市均有长途客运班线恢复,包括洛阳至濮阳、西峡、江苏南京、福建福鼎等多条长途客运班线恢复。此外,记者从市公交集团获悉,除因疫情防控和道路提升暂时停运的6条公交线路外,我市其余公交线路均正常运行。
超市井然有序,商场逐步回暖“咚!咚!咚!”19日上午,在我市一超市的肉区,理货员何勇宏正在为顾客剁排骨。不到2分钟的时间,一块新鲜的肋骨剁好了。
“您看看需要点什么。”送完前一位顾客,何勇宏又耐心地为下一位顾客介绍柜台上不同类别的肉。出货、摆台、售货、剁排骨、打扫卫生,每天早上7点上班后,何勇宏就忙活起来。
要是一个月前,何勇宏的工作可没这么多样。那时候,许多市民来超市一次就囤好多肉,而且购物时间比较集中,光是剁排骨就够他忙一天的。
“现在市民来超市消费都很理性了,一次就买一顿或两顿的量,而且也放慢了脚步,开始耐心挑选了。”何勇宏说。
不仅是肉区,在蔬菜区、水果区,货架上的生鲜商品琳琅满目。在超市备货区,米面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而前期受工厂停工、物流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暂时缺货商品目前已陆续回货。
超市的井然有序,商场也在逐步回暖。在我市一商场,不少服饰专柜都打出了春装促销活动,不时有顾客进店选购。“疫情期间不想过多出门,给孩子在网上买了几双鞋,都不是太合适。正好赶到活动力度比较大,还是到店里试穿更方便。”前来购物的一位市民说。
而负一楼的一些面包店、奶茶店、快餐店等柜台前,不少市民通过手机点单,到店取货,既节省了时间,而且避免交叉感染。
虽然客流量有所增加,但防控措施没有任何放松。查看洛康码、测量体温、手部消毒,每位顾客必须要经过这三个步骤,才能进店。公共场所一天三次消毒,高频次使用的购物车增加消毒次数,员工每天多次测体温、登记上岗,打造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已经成为我市所有商超的共识。目前,我市多家商场、超市均延长了营业时间。根据客流量的变化,各商超还将会及时作出调整,满足市民的购物需求。据市商务局统计,我市69家超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14家商业综合体已全部复工。
“共克时艰”过后,希望就在不远处“纯猪里脊到货10吨,猪中方20吨。”18日17时许,洛阳东升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保锋在朋友圈发出了一条到货信息。没过5分钟,就有熟识的老主顾找他订货。
今年,是张保锋的店铺在洛阳通河商贸城扎根的第6年,客源稳定,生意不错。原本他合计着,吃完正月初五的“破五面”就开张,红红火火开始新一年的生意,结果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猪肉放在冷库里能储存,可是没人来市场批货了。房租、工人工资,眼瞅着要打水漂,这可咋办?”一桩桩难题,让张保锋直犯愁。
可即便如此,张保锋在疫情防控期间售卖的猪肉等商品未曾涨价,翻看进货单和出货单数据,利润微薄。“咱这儿最大的支出费用是房租,市场管理方给免了一年,消除了后顾之忧。”张保锋说,这让他有了继续支撑下去的底气。
洛阳通河商贸城是我市市民“菜篮子”的重要保障,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在保障供应的同时稳定物价,管理方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减免商铺租金、降低收费标准等举措,和商户共克时艰。
位于甘肃、四川等地的蔬菜产业集中地,是洛阳通河商贸城不少商户的进货来源。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运输、人力等成本均有涨幅,价格也有所提高。让商户们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来光顾的“批发商”是市场管理方。这家2.5吨蔬菜,那家1吨鸡蛋,全部按照当时的价格购买。这样一来,商户售卖剩余货品时基本按的是平常价格,也不至于赔本。
“今收到贵公司捐赠我院的蔬菜一批、水果一批,价值3.2万元整”“今收到贵公司捐赠我院的现金50万元整”,落款均为河南医院;“感谢向我院捐赠蔬菜、鸡蛋等生活物资,总价值2万余元”,医院。“这些捐赠出去的物品,就是我们从市场上商户那儿购买的菜和鸡蛋。”洛阳通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河说。
郑金丙在洛阳通河商贸城做了多年蔬菜批发生意,疫情期间,市场管理方多次免费送来口罩,店里的消毒液用完了,他可以随时去市场办公室领取。“市场的消杀工作特别细致,每一批次蔬菜到了还有专人抽检,管理严格,咱做生意也更放心了。”郑金丙说。眼下,洛阳通河商贸城已有近一半商户恢复营业,市场主办方和市市场监管局派驻的突击队员一起,每天加强市场和人员车辆管理,规范交易流程、提升卫生安全标准,保稳定,促发展。“这一段,眼瞅着生意比之前有起色了。”张保锋说,多年攒下的信誉和人脉,大家相信,春天已经到来,希望就在不远处。
线上销售,牡丹鲜切花进万家春暖花开时节,大田里的牡丹已吐出花苞,红叶李、玉兰、樱花、郁金香等花开灿烂。18日上午,记者来到神州牡丹园时,不由得被满园春色吸引。
“我在神州牡丹园工作快10年了,年年都是看着牡丹一点点长高、开花。每当听到游客们夸咱洛阳牡丹漂亮,我心里都特别高兴。”正在忙着修剪牡丹的技术员张荣丽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她在家一直挂念着园中的牡丹,担心它们长时间疏于管理,花开得不好。
3月5日,张荣丽接到复工的通知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和同事们一起重新养护牡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下,由于牡丹根部萌发的枝条较多,技术员们需要逐一进行修剪整形。
在该园四季牡丹生产区,多盆鲜切牡丹含苞待放,几名工人忙着修枝、施肥、浇水,控制牡丹的长势。据介绍,神州牡丹园在栾川县、伊滨经开区、偃师市共建有亩鲜切花牡丹基地,目前牡丹均长势良好。
“我们已经接到云南客商的订单,将在4月初上市首批20万枝牡丹鲜切花。”神州牡丹园负责人付正林坦言,他一度很担心疫情的影响,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在春节后便商定并推出了应对疫情冲击的办法,即通过云赏牡丹来带动牡丹鲜切花销售。
“我们从年开始引入鲜切花技术,去年年产销牡丹(芍药)鲜切花万枝,效益可观。”付正林说,考虑到今年进园赏花游客数量减少,神州牡丹园今年计划在养护好观赏区牡丹的前提下,推出万至万枝牡丹(芍药)鲜切花,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让牡丹(芍药)走进千家万户。从市林业局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了解到,2月下旬以来,我市各公园和牡丹观赏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对牡丹精心养护、科学调控,以确保牡丹如期绽放。目前,武皇牡丹花茶、全福牡丹饼等生产企业均已复工,牡丹深加工有序推进。日前,市林业局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还下发通知,要求各牡丹观赏园运用传统和智慧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牡丹文化元素和牡丹科普知识,提升园艺景观,筹备好网上赏花活动。
春暖花开时,文旅行业按下“重启键”约余磊见面的时间,一推再推。19日临近中午,余磊驱车匆匆赶到洛阳牡丹博物馆项目部。测量体温、停好车,他接过工人递来的安全帽,往头上一扣,大步朝工地迈去。
午间阳光正好,一部分工人错峰吃饭,一部分工人在现场施工。余磊边走边环顾四周,查看工程进度,提醒工人戴好口罩。主体建筑基坑内,工人们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浇筑混凝土垫层、做防水处理。
余磊是洛阳牡丹博物馆项目的负责人。当天上午,他到市住建局办理项目相关手续。该项目于年11月动工,是我市谋划的一处城市文化地标,其中,主体建筑高69米,采用传统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传统建筑章法打造。
“我们原定1月27日复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一直到2月21日才正式复工。”余磊说,复工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项目部把施工计划具体到每一天,采取工人轮班、设备不停地工作模式24小时昼夜施工,抢抓进度,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采购施工材料、安排工人吃住、统筹施工进展、做好工地防疫……虽然余磊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两天一次晨会、每天巡视工地查看进展雷打不动。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今年7月底封顶,12月底竣工,明年牡丹文化节前正式对外开放。
“我们打算在这里栽种一些精品牡丹,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大批的游客就能来看牡丹,逛牡丹博物馆了。”指着现场一片空地,余磊兴奋地说,眼中尽是期待。
回到项目部时,余磊接到了来自杭州一家设计公司的电话。原来,该项目在加快主体施工的同时,还启动了博物馆内部设计、展陈大纲编制、展品征集等工作。余磊顾不上吃饭,便和设计人员热烈讨论起来……
洛阳牡丹博物馆项目是我市复工复产文旅项目的一个代表。目前,我市已有很多文旅项目奏响了复工复产的“暖场曲”。为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我市还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部分景区公园、星级酒店等也有序恢复开放,稳稳按下“重启键”。
最近几天,市民纷纷走进公园、景区,有序踏青、赏花。这让包括余磊在内的文旅从业者十分高兴,他们对疫情之后洛阳文旅业的复苏,信心十足。
餐饮行业紧抓“新机遇”,日订单超百单19日上午,刚过11点,洛龙区凯旋门小馆餐厅负责人张洛玲迎来了一天最忙的时段。“叮咚、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