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今日讲述秋扒乡小河村张荣军的致富故事
作者:贾静
张荣军我是党员,得好好干,不能总是戴着贫困户的帽子。
好日子靠“折腾”
“他这人不懒,还啥都好学,很能折腾!”这是小河村村民口中的张荣军。 “干活总是跑到前头,风风火火,一天再忙也是乐呵呵!”这是帮扶干部口中的张荣军。 张荣军,栾川县秋扒乡小河村正沟组人,今年57岁,因妻子有长期慢性病,家里还有学生,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看上去个子瘦小的他,普普通通,却不“简单”。不仅种植了板栗树、黑药、枣皮、核桃、山楂、百合、银杏等十几样农作物,同时还身兼护林员。 “我是党员,得好好干,不能总是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从村委到他家有六七里路,张荣军一边走一边说。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张荣军家的坡地上,每走几步,他就乐呵呵地指着说,“看,这是我种的枣皮”、“这是我嫁接的桂花”、“这是我种的山楂树”、“这是我种的板栗树……”
修理板栗树上的干枝
板栗树是张荣军脱贫的主要收入。年借助到户增收,他将板栗树扩大到余颗,期间他跑到合峪罗山、信阳引进了四五种新板栗品种,充分利用山上的野板栗树进行品种嫁接,提高品质和产量。张荣军讲解果树如何嫁接
“嫁接的位置应该越低越好,来年长出来的板栗才会越来越大。”说起来嫁接,张荣军头头是道。通过不断实验总结,张荣军自己摸索出来了一套嫁接方法,经过嫁接,他的板栗个大又好,每年中秋节板栗丰收时,慕名而来上门收购板栗的商贩络绎不绝,他家的板栗供不应求。年张荣军家的板栗产量达两千多斤,收入0余元。张荣军在黑药地拔草
走过板栗地,经过他的黑药地时,他二话不说就开始拔草。种植黑药需要一种菌,当时刚好庙子有个专家来秋扒培训如何种黑药,如何培育密环菌,他都一一详细记了下来,回到家就自己琢磨培育。张荣军用平时修剪下来的树枝进行实验,三个月后,密环菌培育成功了,这让他节省了不小的开支。 “折腾”好地里的活,张荣军还不忘做好自己的主业——生态护林员。年冬天,张荣军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负责小河村亩的巡山工作,每个月是元工资,他格外珍惜。 “自从当上护林员,知道了更多护林防火、保护林业生态的知识,原先种的天麻现在也不种了,我不能知法犯法。”张荣军说,护林员的职责就是看有没有乱砍乱伐的行为、有没有火情、有没有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每逢进入防火关键期,他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向村民宣讲防火知识,巡山时间没有强制要求,但张荣军仍坚持完成每天巡山任务,这一坚持就是一年多,他的踏实肯干,大家都看在眼里。 “前段时间我又参加了厨师培训,咱小河现在正搞旅游发展,虽然俺家在沟里还没建家庭宾馆,但先学点技术,以后早晚能用上。”张荣军满怀希望。 经过几年的不断“折腾”,年张荣军一家顺利脱了贫。“虽然脱了贫,但我还得继续折腾,不能返贫,还要努力奔上小康生活!”张荣军信誓旦旦地说。(作者:贾静)这个致富故事有没有打动您?欢迎留言,盼您点Zan,期待您转发!
3月1日起,多彩栾川及县内其他较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将每日推出一名来自我县各村的勤劳致富明星、并分享他们的脱贫故事,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