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652.html从朋友处,很早就听闻了重渡沟的美。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为摆脱王莽追杀,二渡伊水至此,在成就帝业后,因之御赐其名:重渡沟。我于是便对那片山水极神往,总想找个机缘,一探究竟。说来凑巧,去年冬天,市作协组织举办了“寻访铁路小镇·乡村振兴重渡行”文学采风活动,我便欣然前往。说来也奇,正是北国风雪搅寒的季节,这里却满目涌翠,春意盎然。溪水畔、山坳里、村舍旁,处处有竹林掩映,不时有鸟儿飞过,圆润的鸟声飞珠溅翠。修竹原是稀罕物,在世界同纬度地区极其罕见,不想在这里却蔚然成林,成为人间奇观。同行的友人告诉我,重渡沟景区内有竹林千亩,多生于河边路旁,翠竹碧水交织,肥鸭壮鹅嬉戏,具有典型的水乡风光,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在中原堪称一绝。我们入住的一家民宿,有个很诗意的名字,叫喜上·鹊鸣。民宿前,碧水萦纡,修篁夹岸。走进玻璃门,店设齐整,几盆绿萝绿得让人欢喜。客人们在休闲桌椅上坐定,咦!伸手可触的壁橱里,竞摆满了书,名人名著,时尚小刊,应有尽有,堪称蔚为大观。大家一边煮茶品茗,一边赏文揽胜,不想在这普普通通的乡村民宿里,竟有如此神仙般的享受。入夜,万籁俱寂,门前水声却响亮起来。我们躺在床上,闭着眼,都不说话。那水声在耳畔泠泠作响,时而激越,时而悠扬,时而柔婉,时而旷朗,好像一位佳人在抚琴,纤指过处,琴弦上便荡起一支千古绝唱。我们听着那悠悠琴歌,脑海里不禁幻化出一幅幅图画来,仿佛有老叟在山林负柴而歌,仿佛有剑客在崖畔伴月起舞……再仔细听,似乎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一条河,它唱着美丽的山歌,从我们的心上淌过。古人曰:“流水无弦而成琴”,此刻,我终于体会到其中的妙处了。到了重渡沟,在竹漾翠岭、水绕林间的山中,你会看到环翠居、翠屏居、桃花园、故人庄等清新雅致的名字,这些富有田园气息的农家宾馆,目前已有家,它们星散于万亩竹海之中,曾被中国旅游第一人魏小安先生称之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当地群众在满足游客食宿的同时,找到了致富金钥匙。因此,原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到重渡沟调研时,称赞重渡沟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典范,乡村家庭宾馆建设的楷模,实施旅游带动脱贫的榜样”。重渡沟石峻洞幽,栈道悬梯,流岚飞虹,瀑落泉鸣,即使在白雪皑皑、滴水成冰的隆冬时节,景区内依然瀑声震天,老远都能听得见。北方景区普遍缺水,重渡沟之所以得天独厚,主要是由于上百个泉眼、数百股泉水从大山深处喷涌而出,汇成了亿万斯年源源不断的兰溪清流。我们站在飞虹桥上,看着瀑流从大山高处跌落,飞瀑溅玉,在石壁上呈现出姿态万千、形状各异的泉水,宛如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水帘仙宫,水的狂放,水的柔美,在这里表现得酣畅淋漓。著名作家张一弓在此登临后,诗兴顿发,留下了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等佳句。石上道道泉鸣,瀑畔人声喧豗,戏水的,拍照的,好不热闹。我知道,这是城里人在寻觅和追求田园山水的诗意,在悄悄融入乡村生活的优雅闲适,也正是这种融合,缩短了城乡差距,促进了乡村振兴。竹园拾趣,野鸭戏水,清湖垂钓,游艇荡波,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观看赏心悦目的竹林风光,还能体验到上世纪20年代的农耕生活。同时,居住在宽畅明亮的竹楼客栈,既能睡竹床、坐竹凳、躺竹椅、跳竹杆舞,又能吃竹筒米饭、尝竹笋烩莱、品竹叶香茗、听竹萧悠扬。临走,还可带上一些制做精巧的竹制器具和竹编工艺品,山里的村民给游客想得真周到啊!重渡沟管委会的党工委书记张志钦快人快语,是个“沟里通”。他告诉我们,重渡沟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马海明。年,马海明担任栾川县潭头镇副镇长时,开始考察、研究、论证重渡沟旅游开发工作。年,主动请缨开发建设重渡沟。当时的重渡沟,因为尚未开发,人迹罕至,充满凶险。为了勘察、规划景区旅游线路,马海明和他的同伴,一次次脚蹬解放鞋、腰缠葛条,披荆斩棘、不顾艰险地跋涉在重渡沟的山岭沟坎间。饿了,他们就坐在树杈上啃几口干馒头;渴了,他们就喝几口山泉水。遇到暴雨,凶猛的河水差点把他们冲走。为解决景区开发资金难题,马海明四处奔波筹措资金,旅游公司运行困难,马海明和员工纷纷拿出自家的积蓄。年腊月,为偿还债务,马海明以自家房产做抵押,从镇农业合作基金会贷款,年5月,为景区开业筹钱,马海明动员员工集体贷款,自己做担保人。为带动景区致富,马海明组织群众经营农家宾馆,他到村民家里手把手教群众搞旅游接待,还把群众集中起来搞培训,为村民设计门楼,为村民的家庭宾馆取名字。通过发展家庭宾馆,重渡沟的村民得到了实惠,干劲更足了。年7月10日,景区终于开业了。十几年来,重渡沟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国家4A级景区。让人未曾想到的是,年5月,醉心于旅游开发的马海明,在抱犊寨景区踩线勘景时,不幸坠落山崖。在追悼会上,重渡沟数百名村民奔波40里山路,哭送马海明。在一个“大屋小栈”的民宿前,我停下了脚步。接待我的是一位姑娘,她落落大方,一点也没有山村姑娘的羞涩和腼腆。姑娘告诉我,县里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帮她家盖起了农家乐宾馆,还为她家宾馆起名“大屋小栈”。姑娘说:“很多游客都喜欢这个名字,来重渡沟了就找我们家。遇上旺季,人多得住不下,今年俺家收入10余万呢!”离开重渡沟几天了,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瀑,那里的人,一直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刘秀赐名的传说,早已随风飘散,而重渡沟人正在马海明这样的党员干部们的带领下,书写着新时代的传奇!此刻,我又仿佛看到那道飞瀑从天而降,如奔雷喧豗而来。人们说,山水都是有生命的,那道飞瀑,宛如在为重渡沟的发展伴奏,淙淙琴韵,打开了重渡沟人致富的门扉。昨夜梦中,那支琴曲又从心间淌过,时而激昂,时而铿锵……作者简介:曲焕平,又名张萍,女,年生,河南省洛宁县底张乡大阳村人,郑州大学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作协副主席,洛阳市职工文联副主席,洛阳市职工作协主席,洛阳市女作家学会名誉会长,洛阳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洛宁县文联副主席,县作协主席。出版《大阳撷英》《中原星颂》《竹乡月痕》等作品集多部。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余篇(首),共计余万字,荣获国家、省(部)级文学作品奖42项次。编辑: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