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乡村振兴看洛阳rdquo

白癜风是怎样得的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
今报洛阳全心全意为洛阳人民服务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程慧娟萌友王万超/文记者张欢欢/图

?沟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于走特色发展之路。几年来,洛阳沟域经济的发展始终遵循“一沟一产业,一沟一特色”的理念,全市23个沟域经济示范区各有不同。地处栾川伏牛深山的伊源康养谷沟域经济示范区,就走出了一条“体育+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原来的深山穷沟变成乡村旅游目的地,土坯房子变身家庭宾馆,农民转型旅游人,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伊源康养谷致力于打造成为“4A”级乡村旅游景区

穷山沟变身乡村旅游目的地

位于栾川县西南深山区的陶湾镇境内,有着南沟、北沟、大西沟、鱼库沟四条主要沟谷,伊源康养谷沟域经济示范区,就位于南沟之内。这里是伊河的源头,“伊源”由此得名。

过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导致这里成为栾川县有名的深山穷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百姓生活穷困,纵深20公里、面积近50平方公里的沟域内,分布着4个省定贫困村余口人。

地处深山,既是劣势,也有优势。凭借着良好的生态资源,陶湾镇曾被命名为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全国重点镇,境内既有层峦叠嶂的峰群,又有清澈纯净的溪泉,夏季平均温度21℃,森林覆盖率93%。

如何让这条贫困的山沟奔向富裕、焕发生机?遍地是旅游景点的栾川县,将乡村旅游定为了这里的发展方向,依托沟域内的山水资源、田园民俗,全力打造以健康养生、体育运动、户外休闲为主题的康养谷,走“体育+旅游”之路,伊源康养谷顺势而生,被确定为洛阳市年度沟域经济示范区。

如今,这条沟域已经大变模样。沟内栽种了余亩桃、李、杏、梨等果树,春来满沟花香,夏秋随处可见果实挂满枝头,大片的油菜、油葵点缀在山间坡地,旧民居被改造成白墙、青砖、黛瓦的家庭宾馆,10公里的山地越野自行车骑游道、20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已经建成,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纷至沓来。

陶湾镇动员沟域内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发展家庭宾馆余家、近张床位

贫困户开家庭宾馆当老板

刚刚过去的夏天,陶湾镇西沟村的李建良一家忙得不可开交。今年6月,他家的家庭宾馆开业,3层小楼17间客房,推窗可见山景,干净雅致。短短几个月,已经有了七八万元的收入。

然而一年前,李建良家还是只有4间土坯房的贫困户。“看着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别人家的宾馆生意不赖,我也想试试。”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贷款和东拼西凑,李建良盖起了家庭宾馆,不再出去打零工,暑假的两个月里天天住满游客。

同村左明仁家里的家庭宾馆,也是天天爆满,年村里动员建设家庭宾馆,他就整修了自家房子,是村里第一批建设家庭宾馆的人。随着到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原本的几间房子早已不够住。年,他新盖起3层20间客房,第二年就有了20余万元的收入,还雇了七八个村里乡亲来帮忙。

如今,仅西沟村就已经建起了18家家庭宾馆,村里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房屋。对于现状,西沟村村委会主任张文彦尤为感慨,全村余户村民,近三分之一都是贫困户,过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都往外走不愿回来。年时,栾川县陶湾镇开始引领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重渡沟、北京等地考察,但群众的积极性并不高。年时,村里仅有2家家庭宾馆,为了鼓励建设,每个床位还有元的补贴。

“群众都在观望,怕钱投了又不赚钱。”张文彦说,然而,蜂拥而来的游客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第二年家庭宾馆就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现在,传统的家庭宾馆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一些特色的精品民宿正在悄然出现。

这两年,栾川县陶湾镇动员沟域内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发展家庭宾馆余家、近张床位,户均年收入6万元。为管理家庭宾馆,专门成立了栾川县陶湾镇南沟乡村旅游合作社,并在各村成立旅游协会,建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uanzx.com/lcxly/113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