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韩春光通讯员刁士展8月11日,天气闷热。在郑州市高新区中鸿花园小区门口,一顶插着鲜艳党旗的简易篷下,老郑和社区工作人员还有志愿者,正在小区门口卡点值守。老郑名叫郑关峰,今年65岁,在郑州市卫生系统干了一辈子,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由于他坚持原则,精通管理,刚退休就被聘到这个小区当了物业经理。“停、停,不能进!”看见有人带朋友从外面回来要进小区,老郑上前严厉制止:“疫情期间外来车辆不能入内!”这位平时和老郑很相熟的居民,只好让朋友把车停在外面。7月31日,郑州市疫情防控升级,小区门口设置了卡点,物业人员轮流值守。他也每天守在门口,对进入小区的居民按照要求测温、扫码、消毒,外面送来的快递、外卖必须在此消毒,统一放置在门口的指定位置,然后居民才能取走。老郑耿直,原则问题上坚持原则,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上,更是一点都不含糊,为此得罪不少居民。和老郑打了多年交道的居民都清楚,原则问题上老郑是不会退让一步的。居民们虽然当时感到没面子、难为情、很生气,但事后都会更加佩服、尊重老郑。许多居民常骄傲地说:有老郑当管家,住这儿安心!小区共有多户、近人。8月1日,郑州市开展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为确保小区居民安全检测、不漏一人,老郑提前制定预案,划好一米间隔线,把居民按楼分组编号,然后按组排号检测。在核酸检测点,一直忙到2日凌晨3点多,居民全部做完检测,老郑才松了一口气。回到办公室休息了三个小时,天刚亮,他又来到小区门口卡点。7月20日,郑州暴雨。小区有的地方积水半米深,地下车库也灌了水,情况十分危急。顾不上自己患有多种慢性病,一直在吃药,老郑立即组织物业人员,把事先准备好的十几台水泵全用上,24小时不间断抽水。由于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洪灾过后,小区内无一辆车受损,无一户居民受灾,整个小区居民生活基本上没受影响。从防汛抗洪到疫情防控这20多天来,离家只有两三公里的老郑,中间只回去一趟,拿了几件换洗衣服和平时吃的药。连续奋战,老郑的腿和脚都肿了。“8月5日,是我母亲87岁生日,原本商量妥好好庆祝一下哩,可是疫情当前,我只能给她打个电话,对她说等疫情过去了,给她补过生日!”老郑愧疚地说。看到老郑这么拼,居民们既心疼又感动,纷纷加入到小区志愿者队伍。50多岁的老侯,退休的张静,主动协助小区物业排水排涝;租住在小区的大学生刘新元、张党帅,一直在小区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帮老年人填写检测码;物业工作人员老董原本休假在家,得知小区需要人手,立马从栾川老家费尽周折赶回……编辑:赵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