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80后坚守在深山里海拔多米的

  

今年35岁的孙海鹏和张俊丽,都是国道栾川县公路局林子口道班的养路工。他们不仅是同事,也是人们羡慕的好夫妻。   1月27日,记者从栾川县城驱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国道来到伏牛山巅与南阳交界的老界岭上,林子口道班就坐落在距峰顶2公里左右的国道旁,海拔多米,是我省海拔最高的道班之一。   因为周围都是大山,又处在老界岭隧道的北面,这里很少见到阳光,温度也比山下低三四摄氏度。孙海鹏夫妇便生活在这片深山里,工作在这段国道上,一待就是14年,成了深山里的“护路神”。   年,孙海鹏和张俊丽分别被分配到栾川县井庄道班和四道沟道班工作。年,二人结为伉俪。也就是在这一年,栾川县条件最差的林子口道班老养护工退休,夫妻俩毅然来到这里,担起了国道徐西线庙子街至老界岭全长12.5公里道路的管理养护重担。   每天,张俊丽负责巡查道路是否有龟裂、沉陷或坑槽,检查桥梁、涵洞是否淤塞、附属结构是否损坏,还有上墙图标填写和资料整理等;孙海鹏则负责带领群众养路员进行道路清扫保洁、边沟清理以及路政案件的上报工作。   马上就到春节了,夫妇俩的年货却未来得及准备。“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在道班度过,今年也不例外。”张俊丽说,“年道班宿舍翻修过,如今的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太多。刚来的几年冬季大雪封山,水管常常冻裂,到河沟里砸冰取水和熬雪化水是常有的事。”   十几年来,两人除了下山买补给和偶尔接送儿子上学,一直守在山上。每年平均巡路里程余公里,清理涵洞道次余延米,清理边沟余千米,整修路肩边坡余平方米,保洁路面平方千米。   “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人做,守护公路的这些年,我们也见证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路况水平越来越高,管养手段不断升级。道路越修越畅通,公交车开到了山里,养路也逐渐实现机械化。”孙海鹏说,“只要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在哪里都是过年。”(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

来源:中国栾川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uanzx.com/lcxjd/114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