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十万铁路官宣启动规划研究,这条铁路究竟

洛阳人民心心念念的洛十铁路终于有了新进展。8月30日,十堰市铁路建设办公室发布了《洛阳经十堰至重庆(万州)铁路规划方案研究项目招标(采购)公告》,正式启动项目前期研究工作。项目开标时间为9月21日,采购预算金额万元。采购需求包括:编制《洛阳经十堰至重庆(万州)铁路规划方案》研究文本,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规划研究方案报告编制;并协助采购人完成验收评审工作。合同履行期限:日历天。洛十铁路可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铁路。表面上看,其直接源头是年提出的伊川至嵩县至栾川至西峡地方铁路,距今只有六年的时间。对于一条铁路来讲,这个时间并不算长,比如9年起就已经提出的郑登洛城际铁路,距今已经14年之久却依然在“纸上谈兵”。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十堰市的这则招标公告来看,洛十铁路的最终“完全形态”则是洛十万铁路。对洛阳铁路发展历史比较熟悉的读者脑海里此时会逐渐浮现出几个大字“郑万高铁北线方案”。没错,如今的洛十万铁路就是依照8年郑万高铁北线方案来规划的,历史比郑登洛城际铁路还要悠久。当时郑万高铁还叫“郑渝铁路”,规划了南北两种方案,最终南线方案胜出,理由是南线覆盖人口更多,而且平顶山缺乏铁路,客流更有保障。虽然这个理由现在被证伪了,在刚刚过去的暑运期间,洛阳市区的洛阳站,洛阳龙门站和关林站3个车站合计发送旅客.66万人次,而管辖了平顶山和南阳两市境内14个车站的南阳车务段仅发送了.5万人次。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铁路客流并不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直接挂钩,而与经济活跃度和对外联系需求度挂钩。但在当年高铁设计还比较缺乏经验的时期,“沿线人口众多”的确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理由。

以如今的眼光看,洛十铁路优势除了当年提出的“线路顺直,里程短”之外,还应该加上一条“客流潜力大”。虽然洛十铁路沿线以县居多,但客流潜力却不亚于地级市区。以栾川县为例,哪怕是在疫情最严重的年,栾川县依然接待了万人次游客。因为栾川县没有一寸铁路,所以这万游客全部都是坐汽车或者自驾到栾川的。这里面蕴含的巨大的铁路客流潜力绝对不亚于一个普通地级市区。要知道郑万高铁平顶山西站即便在今年暑运期间日均旅客发送量也不过只有0.48万人次而已。以此推算,平顶山西站全年发送旅客不会超过万。如果洛十铁路建成,人们到栾川更加方便,那么栾川的旅游业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在铁路客流方面“以一县抵一市”也未必不可能。

另一方面,洛十铁路沿线实际上是铁路空白区,仅西峡县境内有一条东西向的宁西铁路且缺乏华北方向的车次停靠,连到省会郑州都无车可乘。宜阳县境内的洛宜铁路更是一条纯货运支线铁路,而且还是单线非电气化铁路,可以忽略不计。客运铁路空白区的高铁客流潜力是很大的。同时考虑到沿线同样也缺乏货运铁路,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将洛十铁路按照高等级客货共线铁路的标准来建设,即时速公里双线电气化铁路。

之所以把设计时速定为公里而非公里,原因是时速公里铁路和时速公里铁路使用的列控系统是不一样的。时速公里铁路使用的是CTCS-2列控系统,与时速公里客专相同。而时速公里铁路使用的是CTCS-1系统。同时,时速公里客专使用的是CTCS-3列控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向下兼容CTCS-2,但不可以兼容CTCS-1,换句话说,如果洛十铁路设计成时速公里,那么动力分散型动车组,也就是群众认知里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就可以在其上运行;反之,如果设计成时速公里,那就只能跑CRJ系列,也就是官方口中的“绿巨人”,但群众称它“垃圾桶”或“AD钙奶”,可见其风评并不怎么样。

洛十铁路两端的郑西高铁,呼南高铁和武西高铁都是设计时速公里的客运专线,CTCS-3列控系统,如果洛十设计成时速公里,那就不能与这些高铁互通,只能跟陇海铁路,宁西铁路和襄渝铁路互通。反之,如果设计成时速公里,就可以兼顾普铁和高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uanzx.com/lcxfc/168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