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栾川,流传着许多故事。
是咱们栾川人自己的故事,自己家里的传说。
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三川街望夫石的传说吧!
栾川县三川街北头,约二里半,有一石山嘴,突出于路旁。石山嘴的岬角,四尺来高,顶面较平,上有脚印、罐印,因年久风剥雨蚀,已显得不太清晰。这就是这一带人传说的望夫石。
登上望夫石往西看,柳子河闪闪在望,过去河,有一小村,名“晒布沟村”。
早年间,从大川上来一家逃荒的,在晒布沟开荒种地。他们伐了山林,一镢头朝天一镢头朝地,盘出一块一块农田,种上玉谷和芋头。除此之外,他们还种了蓝,这是他们从老家带来的种子,它的苗子长到一尺多高,可以割下来打靛染布。
这一年,他们打的靛足够开一个染坊,就在柳子河西的路边赁了一座房子,经营起染坊来。
网路配图
这一家逃荒的,共有四口人,老两口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逃荒上来时,跟了个外甥,他的父母双双饿死在大川的茅屋里。外甥也长的利利亮亮,头脑聪明,见啥会啥,跟着舅家,和亲儿子一样看待。
逃荒人历尽艰辛,很懂得当家理事。所以一年四季,风风雨雨都勤劳耕织,不放过一个白天,又常常起五更打黄昏。在劳作中,外甥和女儿已结下了深深的爱情。老两口看出来了,也懂得外来户娶不到本地的媳妇。那阵儿,姑表结亲天经地义,老两口都主张女儿和外甥结成百年恩好,这真是“有情人自成眷属”,小两口心里甭想有多乐!父母就寻访着一个先生,看了个“好”,把两个孩子暗暗“圆房”了,成起大人。
这一来,外甥就展开了他美好的治家打算:舅舅管庄稼活,他农忙回家收割,农闲全力扑在染坊上。每一天,都有年轻的妻子往染坊送饭。
后来,妻子怀孕了,身子重了,他就嘱托她把饭送到半路,他好去约定的地点吃。两下商量,石山嘴那块岬石,方方的,平平的,是个好地方。从此,年轻妻子,就把饭送到那里,饭罐往石头上一放,然后登上去,等望自己相亲相爱的丈夫。有时候丈夫可能太忙,不能及时来,就只好望呀,望呀!直望到丈夫走来。
象这样,她送饭不知望了多少次?父母在世的时候,她去送饭;父母离开人世后,仍去送饭。每次送饭,她都用一种惯例姿势,站在老地方,西望丈夫……。
年长日久,那块石头上就出现了脚印和饭罐的印。这就是望夫石。
讲述者:段学纯
记录者:宫拂晓
采录时间与地点:年9月10日采录于三川
有一些传说或真或假
有一些故事或有杜撰,或有加工
可存在既是一种合理
或时代需要、或真有其事
我们都已无从考证
但是这都是栾川人祖辈们留下的
一笔宝藏
宝藏的钥匙就在你们手里
小伙伴们还想了解哪个乡镇的故事
快去下方留言吧
活动策划丨宣传制作丨全媒体推广
商务合作/-
-
了解更多栾川在线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