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有灵气的二十颗古树,成就多少不朽传

毛亨

在中原大地上行走,放纵我们“双眼”的时候,和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相匹配的的佳景之一,便是那些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古树”。它们与山水,古建筑一样具有景观价值,是重要的风景旅游资源。

在河南,至少有这二十棵古树,足够让我们的眼睛大饱眼福,也足够安慰我们内心因为爱情、事业、家庭、人生等滋长出来的孤独感。

1、最高的古树:是罗山县涩港乡莲塘寺前银杏,树高36米、胸围63米、冠幅20米。

2、最粗树龄最大的树:是登封县嵩阳书院的“二将军柏”,胸围12.54米、树高18,2米、冠幅17.8米、树龄约年。

3、树冠最大的树是济源市王屋乡紫微宫的银杏,树高35.5米、平均冠幅米、树冠占地面积平方米。

4、最大的毛白杨:长于登封县少室山下永泰寺门前,胸围米、树高26.6米,冠幅20米,树龄约年。

5、最大的山楂树:是辉县市后庄乡小井村的山楂爷,胸围1.6米,高6.5米,冠幅9.3米,每年结果公斤左右。

6、最大的野山楂:是辉县市后庄乡五亩地的一株野山楂,胸围2.0米,树高10.2米,冠幅11.2米,树龄百余年,年产果公斤,号称“山楂王”。

7、最大的柿树:长于鲁山县石坡头乡岳村北山岗上,胸围5.6米,树高14.0米,冠幅28.4米,传为汉代古树,年产鲜柿近1千公斤。

8、最大的核桃树:长于栾川县陶湾乡核桃沟,该古树胸围6.3米,树高15米,冠幅26米,枝叶繁茂,硕果累累。

9、最大的杜鹃树:是栾川县伏牛山龙峪湾林场天然森林中的河南杜鹃,其中百年以上的大树4株,大者胸围1.65米,高9米,冠幅7.5米。

10、最大的桧柏:长于济源市济渎庙内,胸围7.2米,树高19.5米,县志称“汉柏”。

11、最大的白皮松:长于修武双庙乡后合村,胸围3.05米,树高24米,冠幅17.3米,树龄年。

12、最大的南方红豆杉:长于济源市天台山下紫柏树庄,雄株,胸围5.64米,树高13.5米,冠幅20.2米,群众称“千年紫柏树”。

13、最大的国槐:长于陕县观音堂七里村,胸围8.65米,树高18米,冠幅23米,相传为东汉时所植。

14、最大的皂荚树:长于登封县少林寺西侧村后坡,胸围5.90米,树高19.6米,冠幅23米,推算树龄有年。

15、最大的七叶树:长于济源市虎岭关帝庙遗址,胸围4.75米,树高12.6米,冠幅16.7米,测算树龄年。

16、最大的黄连木:长于巩县康店乡黄土岭上,胸围6米,树高28米,为黄河中的“航标树”。

17、最大的大果榉:长于修武县双庙乡裴庄,古树群中的最大株,胸围4.5米,树高16.6米,冠幅16.2米。

18、最大的栎树:长于遂平县张台乡李尧村宋庄,为明末远祖栽植,该树胸围6.16米,树高23.7米,冠幅21.5米,号称“栎树王”。

19、最大的板栗:是林县城关乡桑园村西栗园的“栗树王”,胸围3.7米,树高13.6米,冠幅12万米,年产鲜果公斤。

20、最大的檀子栎:生长在济源市黄楝树林场尚家林区土地庙,基围7.6米,树高14米,冠幅18米,约有千年之古。

进入三月,单色调的冬季像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正在被春季复杂的调色板一点点涂满五颜六色;整个人间都在变换着颜色,成了一幅水墨画,无论怎么截取,都够眼睛忙上一会。

而一定是多样的树木,这画面中用墨最深的部分,吸引着目光向它们集中。

我们睁开的双眼多像一部正在工作中相机,眼皮那么一眨,一张照片就完成了拍摄,储存在大脑的内存里。它们是彩色的,包含了人、事、物诸多的细节和场景,等着我们在各种高兴、伤心,在相聚、孤独,在言谈、独语的时候随时提取它们,等着时间流逝,为它们褪色。

我们无论置身在一个自然的场景中,现场观看或亲手栽下一棵树,还是年华已逝,闭上双眼靠回忆在脑海中寻找一棵刻骨铭心的树的模样,一棵树,从根部到躯干再到树冠,它生长的痛苦和沧桑,我们绕也绕不过去。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对树的认知之道上,已将其等同人本身。

陈楚生在《山楂花》中,唱到:“走过了这一片青草坡,有棵树在那儿等着,它守着你和我的村落,站立成一个传说,山楂树开满了花,落在你羞涩脸颊山楂树开满了花,我等你一句回答”。

树,具体来说是山楂树,成了一个核心,已幻化出爱情的模样。

同样的,年龄较陈楚生大一些的歌手王杰,在《回家》中,他如此唱到:“我在岁月里改变了模样,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那刻着我的名字年老的树是否依然茁壮,又会是什么颜色涂满那片窗外的红砖墙”。

王杰的声音表达的不再是青春期的爱情寄托了,情感本身变得复杂和厚重起来,在人生的中途,他回望自己的童年、故土。

而已逝歌手张雨生的一首《我是一棵秋天的树》,在情感表达上又迥异于前面,在稍显冗长的开头音乐中,到歌曲的最后,他唱到“我是一棵秋天的树,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这棵树,具有“秋天、叶片稀少、枯瘦、安静、充满耐心”的形象,同时有着“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的认识,这已经上升到一种人生哲学了,张雨生借这么一首歌曲,唱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由此看来,“看树”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可以说是一个人“观察”的主要内容。当春天完成它对整个人间的调色之后,自然界充满了魅力,我们需要走出去,去看这些颜色的纹理,和一些“树”相遇,并通过对这些树的打量和观察,来完成对我们自身的省思。

于是,就行走起来,在大地上和这些“古树”相遇,让一个冬季游移不定的目光找到一个集中的对象。

这些古树,它们在大地上的生长,也在表征着记忆的不朽和时间的力量。

同时,它们的存在,到了春天三月的时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邀请:去栽种一棵树。也许哪一天,就不经意成了一个传说。

有一位河南老乡,伟大的诗人杜甫,他喜欢植竹栽桃,他在成都筑草堂时,以诗代札,多次向四方友人索取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为前送浣花村”,在《诸徐卿觅果栽》诗中写道:“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经过苦心经营,草堂绿树成荫,他欣喜之至,赋诗咏之:“红人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两百年;株茅人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这是诗人爱树的生动写照。

到了近代,“植树”这种行为,渐渐节日化,成了全民化的一种行为。

树,成了一种礼物,我们在春天的时候,送给大地和自然;反过来,树又成了我们的一个参照,从远古至今,它生长在那儿,站立着,就像我们的眼睛可以暂时离开我们,暂寄在它们身上,看我们一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骂人骂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不你也来参战?

河南最美的风景,全在这三座大山里装着

豫记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

合作

投稿邮箱:yujimedia

.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uanzx.com/lcxzf/14615.html


当前时间: